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利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锦辉
李潮海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氮素利用率; 蛋白质含量;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15N标记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别;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玉米豫单2002(高蛋白)和豫单136(低蛋白)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单粒蛋白质含量在灌浆期的动态变化;测定了籽粒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高的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率较高,豫单2002比豫单136高7.79%;二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灌浆期内变化趋势相近,授粉0~30d,也相差不大,授粉后30d至收获,豫单2002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始终高于豫单136,授粉后第45天时,豫单2002比豫单136高出32.77μg NO2-/(g FW.h);豫单2002与豫单136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籽粒灌浆期的变化动态均呈“∽”型,且豫单2002一直高于豫单136;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蛋白质的形成。本研究为高蛋白玉米的蛋白质形成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形态氮素对专用型小麦花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小纯 ;
熊淑萍 ;
马新明 ;
张娟娟 ;
王志强 .
生态学报, 2005, (04) :802-807
[2]   利用15N标记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氮肥利用率差异 [J].
王新超 ;
杨亚军 ;
陈亮 ;
吴伟 .
福建茶叶, 2005, (01) :4-5
[3]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J].
阮培均 ;
马俊 ;
梅艳 ;
杨远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47-149
[4]   肥料和密度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及醇容蛋白含量的影响 [J].
李明 ;
杨克军 ;
李振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268-271
[5]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J].
王月福 ;
姜东 ;
于振文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5) :513-520
[6]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研究 [J].
张瑞珍 ;
张恩和 ;
孙长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183-186
[7]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J].
黄高宝 ;
张恩和 ;
胡恒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93-297
[8]   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氮的吸收、转化利用及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J].
杜金哲 ;
李文雄 ;
胡尚连 ;
刘锦红 .
作物学报, 2001, (02) :253-260
[9]   质谱测定N15的方法 [J].
曹亚澄 .
土壤, 1978, (06) :229-235
[10]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