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非正规经济的空间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

被引:18
作者
刘毅华
陈浩龙
林彰平
吴大放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空间形态;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城中村; 广州大学城;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5.019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针对国内外对非正规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空间集聚及其功能分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在城中村集聚与碎片化现象并存,并产生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微观非正规经济空间集聚与分化行为,导致了城中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的变化,进而使得城中村中心迁移,空间发生重构,土地利用冲突明显。非正规经济空间形态及格局的演化在大学城城中村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双向建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集聚经济的流动商贩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J].
张延吉 ;
张磊 ;
吴凌燕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4) :86-91
[2]   多重视角下的非正规经济组织:前沿理论与趋势 [J].
任荣伟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6) :182-191
[3]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 胡晓宇.文物建筑. 2013(00)
[4]   城中村制造业空间集聚研究——以广州康乐村服装生产企业为例 [J].
夏丽丽 ;
赵耀龙 ;
欧阳军 ;
刘望保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294-1304
[5]   流动商贩的分布特征及营业空间界面影响分析——以广州中山大道西路段为例 [J].
庞宇琦 ;
薛德升 ;
王德 .
人文地理, 2012, 27 (02) :56-61
[6]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 [J].
黄耿志 ;
薛德升 .
城市问题, 2011, (05) :85-90
[7]   转型期大城市多类绅士化现象探讨——基于广州市六个社区的案例分析 [J].
何深静 ;
钱俊希 ;
邓尚昆 .
人文地理, 2011, 26 (01) :44-49
[8]   中国非正规经济(上) [J].
黄宗智 ;
李强 ;
潘毅 ;
李丁 ;
许庆红 ;
胡伟 ;
刘世定 ;
胡鞍钢 ;
张静 ;
郭伟和 ;
张勇 ;
万向东 .
开放时代, 2011, (01) :5-37
[9]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进展 [J].
尹晓颖 ;
闫小培 ;
薛德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479-1489
[10]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兼论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议题 [J].
黄耿志 ;
薛德升 .
热带地理, 2009, 29 (04) :38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