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聚经济的流动商贩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张延吉
张磊
吴凌燕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城市空间结构; Moran指数;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仍然缺乏以城市或区域为尺度、以空间统计为方法的非正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流动商贩是非正规经济的重要部门,结合地统计方法(Geo-Statistics)和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北京市朝阳区流动商贩区内分布。研究发现:区域内流动商贩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并在区内具有多个中心地。其与人口的中心地相互耦合,反映出居民需求在形塑流动商贩集聚格局中的重要影响,以及非正规经济的依附性特点。而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的中心地在本区域并不吻合,两者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集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的城市空间分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4-2008年北京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 [J].
张珣 ;
钟耳顺 ;
张小虎 ;
王少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8) :1207-1215
[2]   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发展的新特征与启示 [J].
郭敏 ;
饶烨 ;
于伟 ;
宋金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6) :111-116
[3]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J].
倪娜 ;
易成栋 ;
高菠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6) :32-38
[4]   北京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及重心变动分解分析 [J].
孙磊 ;
张晓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491-497
[5]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J].
胡鞍钢 ;
马伟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1) :16-29+159
[6]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J].
刘碧寒 ;
沈凡卜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40-47
[7]   探索识别中心的新方法——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为例 [J].
秦波 ;
王新峰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6) :43-48
[8]   北京市60年城市空间发展及展望 [J].
柴彦威 ;
塔娜 .
经济地理, 2009, 29 (09) :1421-1427
[9]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10]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8, (08) :82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