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足迹的多尺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张学勤 [1 ]
陈成忠 [2 ]
林振山 [3 ]
机构
[1] 临沂师范学院商学院
[2]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经验模态分解; 逐步回归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1953年-2007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数据基础上,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研究发现,1953年-2007年中国人均EF存在明显的4.3a、10.8a两个波动周期和一个递增趋势。选取与中国人均EF变化高度相关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发电量、居民消费、城市化水平等7个指标,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驱动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重工业、原油消费、发电量、居民消费、城市化率7个因素是驱动其不同周期性变化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机构,降低原油消费,提高天然气、水电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适当控制城镇化等是中国减少生态足迹、降低人类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05 / 20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何蓓蓓 ;
梅艳 .
资源科学, 2009, 31 (11) :1973-1981
[2]   经验模态分解下中国气温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英文) [J].
孙娴 ;
林振山 ;
程肖侠 ;
姜创业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02) :166-176
[3]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梁仁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30-236
[4]   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修正 [J].
李中才 ;
王广成 ;
关晓吉 .
资源科学, 2008, (02) :261-266
[5]   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 [J].
刘建兴 ;
王青 ;
孙鹏 ;
顾晓薇 ;
李广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61-68
[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J].
管卫华 ;
林振山 ;
顾朝林 .
经济研究, 2006, (07) :117-125
[7]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毛锋 ;
宾国澍 ;
肖劲松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5) :42-47
[8]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 [J].
刘建兴 ;
顾晓薇 ;
李广军 ;
王青 ;
刘浩 .
资源科学, 2005, (05) :33-39
[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J].
元相虎 ;
李华 ;
陈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8-42
[10]   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J].
刘宇辉 .
经济地理, 2005, (02) :219-2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