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云峰
王子健
机构
[1] 不详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农业信贷; 经济效应; 农业产出效应; 农村收入效应; 信贷投入结构;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信贷配给; 西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与农业GDP关系的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赵书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3) :8-12
[2]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深化路径选择 [J].
林江鹏 ;
王定祥 ;
李敏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06) :51-56
[3]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78—2007年31个省份的Panel Data分析 [J].
裴辉儒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2) :31-41
[4]   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孙若梅 .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9) :65-72
[5]   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褚保金 ;
张龙耀 ;
郝彬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5) :11-21
[6]   小额信贷的目标上移:现象描述与理论解释——基于三省(区)小额信贷项目区的农户调查 [J].
刘西川 ;
黄祖辉 ;
程恩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8) :23-34
[7]   小额信贷降低贫困效应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J].
张立军 ;
湛泳 .
新金融, 2006, (11) :45-48
[8]   “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特征与创新 [J].
何广文 .
银行家, 2006, (08) :118-121
[9]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37-49
[10]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 [J].
张杰 ;
谢晓雪 ;
张淑敏 .
西安金融, 2006, (03)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