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规划治理中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琼莲 [1 ,2 ]
机构
[1]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2] 天津市反腐倡廉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后工业化; 社会管理创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再分配; 公民权;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后工业化规划治理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公民权为基础,并依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最终责任主体,引导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有利于解决非良性路径依赖与权力制约机制的问题,理顺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而且能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物质基础、基本价值与社会环境等条件。公共服务精神与社会满意度要能更好地体现借重于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公共预算制度,完善社会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公民参与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与平衡多元利益,坚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并重,遵循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律,以及基于公共行政价值来推进和完善法律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若干问题的学理性思考 [J].
刘琼莲 .
教学与研究, 2012, (09) :39-47
[2]   公民权与公民社会 [J].
郭道晖 .
法学研究, 2006, (01) :79-88
[3]   Comparing accountability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J].
Mulgan, R .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0, 59 (01) :87-97
[4]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ClaytonThomas)著;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M].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新公共服务.[M].(美)珍妮特·V.登哈特(JanetV.Denhardt);(美)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著;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中国政治.[M].(美) 汤森; (美) 沃马克;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公共行政学.[M].(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DavidH.Rosenbloom)等著;张成福等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