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SHRIMP年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类型

被引:32
作者
张招崇 [1 ]
简平 [2 ]
魏罕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造山后; 三清山;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s1.014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接壤部位的赣东北地区。公园内的花岗岩是区域上怀玉山岩体的一部分,出露面积约98km2。根据它们的接触关系可以划分为3期:第1期为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第2期为中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第3期为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其中以第2期的规模最大,公园内最重要的景点即分布于该期花岗岩内。利用SHRIMP锆石U-Pb方法对第2、3期花岗岩的测年结果表明,其年龄分别为123±2.2Ma和115.6±2.0Ma,晚于区域上的成矿岩体。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点上,这3期花岗岩基本相似,均由黑云母、条纹长石、钠长石(An<8%)和石英组成,发育晶洞构造,具有高Si(>75%)、高碱(7.7~8.8%)、低钙(<1%)、高FeO/MgO(11~54)的特点。在微量元素特征上,明显富集REE(Eu除外)、Zr、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HFSE),而Sc、Cr、Co、Ni、Sr和Eu等含量较低。此外,还具有高的10000×Ga/Al值特征(3.3~4.0),所有这些特征均说明其与I型和S型有明显区别,而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在相关判别图上属于A2型花岗岩,为造山后大陆壳熔融的产物,其形成于约10km的深度,并于6km左右发生侵位,侵位时的温度约850~900℃。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江南隆起带皖赣相邻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
    袁峰
    周涛发
    范裕
    岳书仓
    朱光
    侯明金
    [J]. 地质科学, 2006, (01) : 133 - 142
  • [2]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质公园特征及评价
    刘细元
    马振兴
    尹国胜
    杨永革
    张永忠
    谢清辉
    [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5, (04) : 297 - 304
  • [3] 再论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金章东
    朱金初
    倪培
    李福春
    [J]. 地质论评, 2000, (03) : 255 - 262
  • [4]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
    王德滋,赵广涛,邱检生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2) : 13 - 21
  • [5] 洪大卫,王式洸,韩宝福,靳满元.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04):418-426
  • [6] Joseph B. Whalen,Kenneth L. Currie,Bruce W. Chappell.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J].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87
  • [7] 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