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油气系统到成藏油气系统油气系统研究新动向

被引:14
作者
刘静江 [1 ,2 ,3 ]
刘池洋 [1 ,2 ]
王震亮 [1 ,2 ]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塔里木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复合含油气系统; 成藏油气系统; 汇聚域; 分隔槽;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6.01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不同研究重点,油气系统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含油气系统阶段、复合含油气系统阶段和成藏油气系统阶段。这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源控"到"藏控"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指导油气勘探从粗放到精确的认识过程。以油气藏为研究中心、侧重于油气运移和成藏的成藏油气系统的提出使我们对油气藏的刻画更为精确、定位更为准确,并为油气勘探走向精确勘探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油气系统概念是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怎样用系统化的思想研究复杂的油气成藏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多旋回构造变动区的油气系统 [J].
张厚福 ;
孙红军 ;
梅红 .
石油学报, 1999, (01) :16-20+3
[22]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J].
康永尚 ;
庞雄奇 .
沉积学报, 1998, (03) :80-84
[23]   南海北部多幕裂陷作用与含油气系统 [J].
吴培康 .
石油学报, 1998, (03) :23-27+4-5
[24]   论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 [J].
康永尚 ;
郭黔杰 .
地球科学, 1998, (03) :3-5
[25]   油气系统理论及中国西北含油气系统划分 [J].
赵靖舟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11-15+35+1
[26]   用系统论研究含油气系统 [J].
徐怀民 ;
任怀强 ;
信荃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4) :1-3+97
[27]   含油气系统概念与研究方法 [J].
吴冲龙 ;
王燮培 ;
周江羽 ;
吴景富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2) :44-51
[28]   油气成藏系统──概念、分类和应用 [J].
辛仁臣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3) :265-269
[29]   论成藏动力学系统 [J].
田世澄 ;
陈建渝 ;
张树林 ;
毕研鹏 ;
张继国 .
勘探家, 1996, (02) :20-24+8
[30]   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其应用 [J].
胡朝元 ;
廖曦 .
石油学报, 1996, (01)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