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邓伟 [1 ,2 ]
袁兴中 [1 ,2 ]
刘红 [1 ,2 ]
张跃伟 [1 ,2 ]
李波 [3 ]
机构
[1]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3]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流域; EVI; 时空演变; 区域气候变化;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4.09.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2000─2010年MODIS 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和气候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0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EVI年均值从0.302增至0.318,增幅达5.57%,增长主要出现在春季.各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农田植被覆盖度增加最为显著.2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较好,但地域差异较大,EVI高值区分布在东南部南岭、武夷山、九岭山一带;中部江河湖泊区、长江两岸大型城市周边区域植被覆盖较差.3气温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尤其春季表现最为显著;由于常年降水充沛,研究区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影响程度不及气温;日照时数仅在夏季对当月植被覆盖有一定影响;相对湿度对植被覆盖影响较低,但在秋季对植被覆盖影响时间较长,可持续3个月.4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覆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湖南省和湖北省西部;对湖南省中部和安徽省中北部地区人工农田植被的影响较显著.5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除与自然条件改善有关外,国家近年来实施的各项生态工程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1982~2006年中国东部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J].
张学珍 ;
朱金峰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3) :365-374
[2]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J].
王丽婧 ;
翟羽佳 ;
郑丙辉 ;
王山军 ;
刘琰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2) :1370-1377
[3]   2001年至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李建国 ;
濮励杰 ;
刘金萍 ;
李月臣 ;
刘丽丽 .
资源科学, 2012, 34 (08) :1500-1507
[4]   浙江省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何月 ;
樊高峰 ;
张小伟 ;
柳苗 ;
高大伟 .
生态学报, 2012, 32 (14) :4352-4362
[5]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临安大气颗粒物监测中的应用 [J].
高大伟 ;
徐宏辉 ;
郁珍艳 ;
张小伟 ;
樊高峰 ;
刘美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7) :739-744
[6]   2001年至2010年澜沧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J].
范娜 ;
谢高地 ;
张昌顺 ;
陈龙 ;
李文华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12, 34 (07) :1222-1231
[7]   澜沧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李亚飞 ;
刘高焕 .
资源科学, 2012, 34 (07) :1214-1221
[8]   大巴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任园园 ;
张哲 ;
侯钦磊 ;
贺映娜 ;
袁博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2) :56-59+271
[9]   三江源区MODIS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J].
宋冬梅 ;
张茜 ;
杨秀春 ;
郭鹏 ;
温少妍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67-2075
[10]   海河流域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J].
陈福军 ;
沈彦俊 ;
胡乔利 ;
齐永青 ;
张玉翠 .
遥感学报, 2011, 15 (02) :4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