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格?反社会人格?——解读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

被引:1
作者
喻磊
苏王清
机构
[1]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良行为; 控制力; 人格; 反社会人格;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8.05.014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直接体现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的转变。面对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最过激的观点就是把导致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归于具有反社会人格。对此,笔者并不赞同,认为大学生不良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一种介于正常大学生人格与反社会人格之间并偏向正常大学生人格的可塑造性人格。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变态人格之关系探析 [J].
赵桂芬 .
犯罪研究, 2005, (06) :36-41
[2]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J].
陈和华 .
犯罪研究, 2005, (01) :30-36
[3]  
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2004
[4]  
人格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JerryM.Burger著, 2000
[5]  
比较犯罪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比较犯罪学》编写组编, 1992
[6]  
忏悔书. 马家爵. http,//vvboke.com/user4/26752/archives/2006/334778.shtml .
[7]  
犯罪的生活方式. DelinquentWayOfLife. 海尔曼出版社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