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河口挟沙能力的初步探讨

被引:23
作者
陆建宇
陆永军
李浩麟
机构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瓯江河口; 含沙量; 挟沙能力;
D O I
10.16483/j.issn.1005-9865.2002.01.009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瓯江河口潮流泥沙特性基础上 ,认为瓯江口挟沙能力与水动力及泥沙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断面垂线平均的处理方法 ,引入背景含沙量的概念 ,线性回归拟合出瓯江口挟沙能力公式 ,为瓯江口二维潮流泥沙数模计算提供了辅助方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潮流和波浪作用下悬移质挟沙能力研究述评 [J].
曹文洪,舒安平 .
泥沙研究, 1999, (05) :76-82
[2]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J].
窦希萍 ;
李来 ;
窦国仁 .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1999, (02) :3-5
[3]   潮汐河口二维动床紊流模型 [J].
陆永军 ;
袁美琦 .
水科学进展, 1998, (02) :3-5
[4]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征 [J].
贺松林 ;
孙介民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60-66
[5]   中国强混合河口最大浑浊区成因研究 [J].
孙志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3) :63-72
[6]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J].
沈焕庭 ;
贺松林 ;
潘定安 ;
李九发 .
地理学报, 1992, (05) :472-479
[7]   椒江河口挟沙力经验关系初步分析 [J].
赵龙保 ;
祝永康 .
泥沙研究, 1991, (04) :69-75
[8]   珠江河口潮流输沙数学模型 [J].
叶锦培 ;
何焯霞 ;
周志德 .
人民珠江, 1986, (06)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