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黄土高原中部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索安宁 [1 ]
赵文喆 [2 ]
王天明 [2 ]
袁飞 [2 ]
熊颖 [2 ]
葛剑平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地貌区域; 演化趋势;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1.01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0~21 a、6~7 a和2~4 a的变化周期.周期外延和多元回归的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预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周期波动与总体递变相叠加的演化趋势,可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预测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土高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 [J].
索安宁 ;
洪军 ;
林勇 ;
葛剑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19-1723
[2]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万忠 ;
焦菊英 .
地理学报, 2002, (02) :210-217
[3]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J].
蓝永超 ;
康尔泗 ;
金会军 ;
张生才 ;
陈明征 ;
陈学林 .
冰川冻土, 1999, (01) :49-53
[4]   1994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陈兴芳 .
气象, 1995, (12) :3-7
[5]   第七讲 气候状态变化的预测模式 [J].
黄嘉佑 .
气象, 1995, (11) :54-57+65
[6]   我国西部降水量的准三年周期 [J].
徐国昌 ;
董安祥 .
高原气象, 1982, (02) :11-17
[7]  
Weihong Qian,Yafen Zhu.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1880 to 1998 and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J].Climatic Change,2001
[8]  
蒋定生等编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9]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编.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10]  
王万忠,焦菊英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