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同岗断裂封闭性综合评价

被引:10
作者
全裕科 [1 ,2 ]
丁文龙 [3 ]
余腾孝 [4 ]
黄太柱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封闭性评价; 同岗断裂;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楚隆起西北部同岗断裂构造带发育了同岗断鼻和同岗南断背斜两个构造圈闭,但对圈闭的有效性尚存在疑虑,尤其是同岗断裂的封堵性直接影响着同岗构造圈闭的有效性。本文采用断裂两盘岩性的对置关系、断面图、泥岩涂抹系数、断层面压力计算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同岗断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同岗断裂的侧向封闭性总体较差,垂向封闭性属于中等~较好,纵向上,断裂的深部(下奥陶统顶界以下地层)封闭性好于浅部;平面上,断裂南段好于北段,封闭性自南向北逐渐变差。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成控因素与展布规律 [J].
蔡希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693-702
[2]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探讨 [J].
张涛 ;
闫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745-754
[3]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J].
龚洪林 ;
潘建国 ;
王宏斌 ;
王振卿 ;
李闯 ;
李录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841-846
[4]   断裂带封闭油气所需泥质含量物理模拟 [J].
付广 ;
孟庆芬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3) :234-237
[5]   中国板块构造对油气盆地演化和油气分布特征的控制 [J].
靳久强 ;
宋建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2-8+22
[6]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德生 ;
张朝军 ;
孟庆任 ;
石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64-77
[7]   渤海湾地区不同方向断裂带的封闭性 [J].
万天丰 ;
王明明 ;
殷秀兰 ;
晋香兰 .
现代地质, 2004, (02) :157-163
[8]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及类型划分 [J].
吕延防 ;
马福建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2) :163-166
[9]   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 [J].
周新桂 ;
孙宝珊 ;
谭成轩 ;
孙宏斌 ;
郑荣植 ;
马常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27-131+12
[10]   断层封闭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J].
付晓飞 ;
付广 ;
赵平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Z2)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