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成控因素与展布规律

被引:34
作者
蔡希源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大中型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十分复杂,油气藏形成及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烃源岩分布及其热演化决定了油气田的平面分布,优质区域盖层和储盖组合控制油气富集的纵向分布,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古斜坡以及前陆逆冲构造带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地区,构造-岩性圈闭及低幅度构造圈闭控制上古生界—中生界油气成藏,多源多期动态成藏-早期成藏改造、晚期充注调整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机理。碳酸盐岩领域重点突出大型表生岩溶型和礁滩相溶蚀孔隙型等复合圈闭的勘探,碎屑岩领域应突出志留系大型地层超覆型、构造-岩性圈闭。塔北地区的阿克库勒凸起及雅克拉断凸是近期增储上产的地区,应加强该区的多层系复合油气藏立体勘探。塔中古隆起、和田河古隆起、巴楚隆起、古城墟古隆起、玛南断褶带是进一步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目标区。超深层及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油气勘探方向 [J].
何治亮 ;
陈强路 ;
钱一雄 ;
李慧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69-778
[2]  
塔中与塔河地区油气成藏对比及大型油田勘探方向[J]. 张涛,闫相宾,邬兴威.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1)
[3]  
塔中与塔河地区油气成藏对比及大型油田勘探方向[J]. 张涛,闫相宾,邬兴威.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1)
[4]   “源控论”适用范围量化分析 [J].
胡朝元 .
天然气工业, 2005, (10) :25-27+31+6
[5]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大型隐蔽油藏成藏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张涛 .
地质论评, 2004, (04) :370-376
[6]   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碳酸盐岩油气聚集 [J].
周新源 ;
吕修祥 ;
金之钧 ;
庞雄奇 ;
王毅 ;
杨海军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9-23+2
[7]   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实现突破的重要方向 [J].
翟光明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4, (01) :1-7
[8]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油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前景展望 [J].
康玉柱 .
中国地质, 2003, (03) :315-319
[9]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志留系油藏两期成藏特征 [J].
李宇平 ;
王勇 ;
孙玉善 ;
李新生 ;
赵仁德 .
地质科学, 2002, (S1) :45-50
[10]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海相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赵靖舟 ;
李启明 .
科学通报 , 2002, (S1) :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