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

被引:36
作者
樊敬亮
黄志全
樊卫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4] 河南郑州 
[5] 北京 
关键词
黄骅盆地; 歧口凹陷; 走滑作用; 伸展作用;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歧口凹陷是地壳拆离断层(NENNE向沧东断层)NWSE向伸展作用和NNE向深断裂带走滑作用叠加的产物。新生代演化分为3个时期:始新世,由于NWSE向区域伸展作用,凹陷是一个由沧东断层控制的断坡凹陷;渐新世,凹陷受NWSE向区域伸展和NNE向深断裂带右旋走滑的共同作用;晚第三纪到第四纪,区域伸展作用基本停止,走滑作用仍在继续,由走滑作用导致的SN向局部伸展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构造演化对凹陷油气形成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凹陷西部和南部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J].
王光奇 ;
漆家福 ;
岳云福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30-240
[2]   黄骅凹陷中区和南区古地温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邹海峰 ;
徐学纯 ;
高福红 ;
刘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2) :173-177
[3]   黄骅裂谷盆地第三系水循环和渗流场形成演化的重溯 [J].
汪珊 ;
张宏达 ;
郭贵平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369-373
[4]   走滑断层作用的相关构造 [J].
王义天 ;
李继亮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3) :30-34
[5]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成因:右行剪切拉分作用 [J].
许浚远 ;
张凌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187-191
[6]   转换-伸展型盆地 [J].
张俊霞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3) :20-24
[7]   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 [J].
赵越,徐守礼,杨振宇 .
地质科学, 199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