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气田山西组下段储层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12
作者
梁积伟 [1 ]
郭艳琴 [2 ]
李玮 [3 ]
黄源琳 [4 ]
肖丽 [3 ]
王若谷 [3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长庆石油勘探局科技发展处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山西组;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7.05.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探究沉积微相的时空分布和控制因素,为天然气勘探寻找有利储层。方法把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起来,应用露头、岩心、测井资料,辅之以大比例尺密集数据控制的工业制图方法。结果划分出1个相、2个亚相和9个微相,获得了各微相的地质特征和识别标志。结论有利储层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富集特征分析 [J].
赵军龙 ;
谭成仟 ;
刘池阳 ;
李庆春 .
石油学报, 2006, (02) :58-63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山西组一段海相、过渡相沉积标志研究及环境演化分析 [J].
刘家铎 ;
田景春 ;
张翔 ;
张哨楠 ;
聂永生 ;
赵强 ;
韦东晓 .
沉积学报, 2006, (01) :36-42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潜力 [J].
陈孟晋 ;
汪泽成 ;
郭彦如 ;
夏明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5
[4]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富集规律的比较 [J].
魏永佩 ;
王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385-392
[5]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砂岩地球化学证据 [J].
李志明 ;
刘家军 ;
胡瑞忠 ;
刘玉平 ;
李朝阳 ;
何明勤 .
沉积学报, 2003, (04) :547-552
[6]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J].
李文厚 ;
魏红红 ;
赵虹 ;
刘锐娥 ;
马振芳 ;
周树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35-340
[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 [J].
席胜利 ;
王怀厂 ;
秦伯平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21-24+10
[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J].
何义中 ;
陈洪德 ;
张锦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68-71
[9]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源区分析 [J].
汪正江 ;
张锦泉 ;
陈洪德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7-12
[10]   论我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转移 [J].
宋岩 ;
赵文智 ;
夏新宇 ;
洪峰 ;
赵林 .
天然气工业, 2000, (0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