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成藏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及控制因素的综合评述

被引:13
作者
张枝焕
邓祖佑
吴水平
常象春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
[3]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4] 山东科技大学 北京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5] 北京
[6] 泰安
关键词
石油组成; 烃类运移; 聚集成藏; 地球化学变化;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3.03.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藏内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除了受源岩有机相、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制约外,还受到石油在成藏过程和成藏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分析了石油在成藏过程中,族组份、生物标志物组成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发生的地球化学变化,综合评述了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包括地色层作用)、热化学硫还原作用、石油运移过程中的相控分馏作用、不同期次充注的原油的混合作用及浸析作用等因素对石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洗作用对油藏中烃类组成的影响 [J].
张敏 ;
张俊 .
地球化学, 2000, (03) :287-292
[2]   微生物降解对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影响 [J].
张春明 ;
赵红静 ;
梅博文 ;
陈梅 ;
肖乾华 ;
吴铁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41-343+348
[3]   白音查干凹陷生物降解稠油特征及其成因 [J].
冯建辉 ;
常俊合 ;
张同周 ;
赵旭亚 .
断块油气田, 1998, (03) :25-28
[4]   原油的厌氧细菌降解作用及其产物特征 [J].
李赞豪 ;
李季 ;
向龙斌 ;
夏遵义 ;
张远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31-36
[5]   砂岩储层中原油微生物降解的模拟实验研究 [J].
陈传平 ;
梅博文 ;
易绍金 ;
王大华 ;
金迪威 ;
张春明 .
沉积学报, 1997, (01) :136-141
[6]  
储层地球化学[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梅博文主译, 1992
[7]  
石油地球化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曾国寿, 1990
[8]   Applications of petroleum geochemistry to exploration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 [J].
Peters, KE ;
Fowler, MG .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2, 33 (01) :5-36
[9]  
Reservoir overprinting of crude oils[J] . William B. Hughes,Leon I.P. Dzou.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6 (10)
[10]  
Secondary migration routes in the Brent sandstones of the Viking Graben and East Shetland Basin: evidence from oil residues and subsurface pressure data .2 Mile s J A. AAPG Bulletin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