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厌氧细菌降解作用及其产物特征

被引:16
作者
李赞豪
李季
向龙斌
夏遵义
张远成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2] 中原油田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厌氧细菌,降解作用,产甲烷菌,原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65 [石油化学工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原油的厌氧细菌降解作用和喜氧降解作用一样普遍存在,但它不仅仅只具破坏作用,而且能再生某些新的烃类,并能形成新的油气藏。我国许多所谓的浅层过渡气实际上是原油厌氧细菌降解作用的结果。原油厌氧细菌降解作用的产物具有甲烷碳同位素轻(δ13C1<-55)、乙烷碳同位素特别轻(δ13C2<-40)和单烃化合物碳同位素为负值异常(δ13Cn-37~-53)的特点。塔中地区的天然气至少混有20以上的菌解甲烷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有机物质单体烃同位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J].
张晓宝 ;
刘文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6, (04) :29-33
[2]   饱和烃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 [J].
董爱正,张林晔,黄第藩,王铁冠,张大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2) :98-102
[3]   准噶尔盆地液态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应用 [J].
丁安娜,惠荣耀,张中宁,段毅 .
沉积学报, 1996, (01) :135-142
[5]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张文正,昝川莉,李先奇,关德师,戴金星,徐永昌 .
沉积学报, 1995, (04) :109-115
[6]   具有广阔勘探前景的一种新型浅层天然气───油层、煤层厌氧菌解再生生物气 [J].
李赞豪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4, (03) :220-229
[7]   原油单体烃类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J].
赵孟军,黄第藩,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52-59+129-130
[8]   珠江口盆地(东部)的CO2气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J].
向凤典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3) :13-20
[9]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天然气地化特征与分类 [J].
顾树松 ;
周翥红 .
天然气工业, 1993, (02) :1-6+6
[10]   中国几个盆地原油轻烃单体和正构烷烃系列分子碳同位素研究 [J].
张文正 ;
裴戈 ;
关德师 ;
程坤芳 .
地质论评, 1993, (01)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