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平等的大学招生制度

被引:2
作者
张千帆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大学招生; 宪法; 平等; 地域歧视;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0.07.016
中图分类号
G647.3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招生指标制度和录取标准的地方差异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社会后果。大学招生标准的不平等一般意味着任意、不公正和非理性,并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之所以主张招生标准在原则上平等,也正是因为不平等不仅侵犯了某些地方考生的受教育权利,而且还导致"高考移民"乃至"高中移民"、扩大城乡教育差距甚至损害国家统一意识的继承和发扬等一系列不合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J].张千帆;.北大法律评论.2005, 01
[2]   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探讨——陕、闽、浙、沪部分高校调查 [J].
谢作栩 ;
王伟宜 .
东南学术, 2004, (S1) :259-264
[3]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 [J].
张千帆 .
法学, 2004, (07) :51-61
[4]   论坚持统一高考的必要性 [J].
刘海峰 .
中国考试, 1997, (05) :27-29
[5]  
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郑若玲; 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高等教育公共政策.[M].赵海利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M].何怀宏著;.三联书店.1998,
[8]  
中国绅士.[M].李荣昌译;张仲礼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  
打击“高考移民”不应损害公民受教育权.[N].崔克亮;.中国经济时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