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源新认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6
作者
卓勤功 [1 ]
隋风贵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油藏; 油源对比; 隐蔽输导体系;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下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并非完全是"自生自储"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是流体异常高压,而不是毛细管压力和烃浓度差;油气运移通道除砂体和断层外,还有小断层、裂缝和微裂缝组成的隐蔽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有断层—砂体、裂缝—裂缝、裂缝—砂体和砂体4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111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庞雄奇等著, 2004
[12]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胡祥云 ;
秦成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4) :60-64
[13]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不整合面与油气聚集 [J].
何登发 .
石油学报, 1995, (03) :14-21
[14]   济阳坳陷负向构造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J].
信广林 ;
张日华 ;
刘希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1) :8-13+123
[15]   济阳坳陷的泥质岩类油气藏 [J].
董冬 ;
杨申镳 ;
项希勇 ;
刘洪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6) :15-22
[16]   异常高压、流体压裂与油气运移(下) [J].
胡济世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3) :16-23
[17]   异常高压、流体压裂与油气运移(上) [J].
胡济世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2)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