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空间分层聚类算法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沙占江
马海州
李玲琴
周笃君
曹广超
欧立业
黄华兵
杨海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系
[3]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系 青海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系青海西宁
[4] 青海西宁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 遥感; 聚类算法; 共和盆地;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4.015
中图分类号
S159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遥感数据,综合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多尺度空间分层聚类的部分监督分类方法和主成分方法,分析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库区1987~1999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提取专题信息,不同要素采用不同方法;具体分类中,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类型耕地、水体及未利用土地类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方法;对一级类型草地采用多尺度分层聚类算法的部分监督分类方法。结果表明,草地信息利用SSHC方法提取结果较好,与Bayes分类方法相比,精度提高4.2%,SSHC所获结果数据Kappa系数为0.84,Bayes所获结果数据Kappa系数为0.78。对某专题要素分类,此方法结果较优。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以洛宁县为例 [J].
钱乐祥 ;
丁圣彦 ;
许叔明 .
地理科学, 2003, (05) :604-611
[2]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
地理科学, 2003, (04) :493-498
[3]   中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研究 [J].
朱凤武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3, (03) :282-286
[4]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地理学报, 2003, (01) :63-72
[5]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 [J].
秦丽杰 ;
张郁 ;
许红梅 ;
刘湘南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8-512
[6]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图形信息特征分析 [J].
刘湘南 ;
许红梅 ;
黄方 .
地理科学, 2002, (01) :79-84
[7]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 [J].
李天宏 ;
韩鹏 .
地理科学, 2001, (06) :537-543
[8]   基于卫星遥感信息的吉林省西部草地退化分析 [J].
刘志明 ;
晏明 ;
王贵卿 ;
孟华 ;
张文哲 ;
王春晖 .
地理科学, 2001, (05) :452-456
[9]   中尺度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评估——以伊洛河中部地区为例 [J].
李小建 ;
刘钢军 ;
钱乐祥 ;
Jim Peterson .
地理科学, 2001, (04) :289-296
[10]   西南地区山地不同土地退化类型特征及调控途径 [J].
张建平 .
地理科学, 2001, (03) :2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