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烃源岩超压体系特征及勘探意义

被引:17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东营 
[3] 山东东营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烃源岩; 超压; 地球化学; 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中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根据对超压体系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后认为压实不均衡是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断裂沟通的砂岩体及构造背斜等是有利的勘探目标,超压泥岩体周围的透镜状砂体是隐蔽油气藏的潜在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89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烃源岩生排烃研究方法进展 [J].
陈中红 ;
查明 ;
王克 ;
金强 ;
朱光有 .
地学前缘, 2003, (03) :86-86
[2]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超压特征及分布规律 [J].
邱桂强 ;
凌云 ;
樊洪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1-75
[3]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条件及机理 [J].
陈中红 ;
查明 ;
曲江秀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2
[4]   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研究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球科学, 2003, (01) :78-86
[5]   超压传递:概念和方式 [J].
刘晓峰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533-536
[6]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和荣 ;
黄永玲 ;
冯有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7-70+113
[7]   超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运聚关系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103-108
[8]   东营凹陷沙四段盐湖的深水成因模式 [J].
袁静 ;
赵澄林 ;
张善文 .
沉积学报, 2000, (01) :114-118
[9]   试论东营盆地高压油气藏的特征、成因及找油意义 [J].
李春光 .
石油学报, 1992, (01) :37-43
[10]   东营凹陷牛庄—六户地区高压油气藏成因与分布 [J].
王明明 ;
谯汉生 ;
胡见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2)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