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扬子地台晚元古代以来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31
作者:

王东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硅岩,地球化学,外陆架,内陆架,扬子地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扬子地台通过对晚震旦世-古生代地层中许多硅岩层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及组合关系的研究,总结了硅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讨论硅质的来源和硅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有利的地球化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2] 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J]. 岩石学报, 1990, (02) : 62 - 71+99唐朝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允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4] 论华南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构造机制[J]. 石油实验地质, 1989, (04) : 341 - 348朱洪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秦德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刘翠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 [5] 湘黔桂地区上震旦统沉积相及硅质岩成因研究[J]. 矿物岩石, 1989, 9 (04) : 54 - 58伊海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所曾允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所夏文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所
- [6] 广西丹池盆地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沉积特征及成因讨论[J]. 矿物岩石, 1989, 9 (04) : 22 - 29+1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曾允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所
- [7] 硅同位素测量方法及其地质应用[J]. 矿床地质, 1988, (04) : 90 - 96丁悌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万德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李金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宋鹤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李延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刘志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 [8] 安徽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论评, 1986, (05) : 505 - 510+526孔庆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龚与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