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多层油藏水驱前缘研究

被引:25
作者
徐庆岩 [1 ,2 ]
杨正明 [3 ]
何英 [3 ]
于荣泽 [3 ]
晏军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多层油藏; 水驱前缘; 启动压力梯度; 渗透率级差; 注采压差; 注采井距;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2.023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特低渗透多层油藏在注水开发时由于各储层物性和流体特征存在差异,会引起各储层注水推进速度不同。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多层油藏考虑油相和水相启动压力梯度的水驱前缘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采压差、注采井距、地层原油粘度对注水推进速度的影响。并针对注采井距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无因次水驱前缘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越慢;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变缓;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变快,但无因次水驱前缘却逐渐变小;随着地层原油粘度的降低,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变快,且增幅逐渐变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油气层渗流力学.[M].张建国等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2]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数值模拟 [J].
吴忠宝 ;
甘俊奇 ;
曾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3) :67-70+115
[3]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J].
刘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2) :81-83+116
[4]   低渗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J].
张贤松 ;
谢晓庆 ;
陈民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94-96+117
[5]   微尺度下的非线性渗流特征 [J].
李洋 ;
雷群 ;
刘先贵 ;
萧汉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336-340
[6]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J].
杨正明 ;
于荣泽 ;
苏致新 ;
张艳峰 ;
崔大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1) :94-98
[7]   低渗透储层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 [J].
时宇 ;
杨正明 ;
黄延章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731-734
[8]   低渗透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 [J].
熊伟 ;
雷群 ;
刘先贵 ;
高树生 ;
胡志明 ;
薛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2) :232-236
[9]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徐绍良 ;
岳湘安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60-63
[10]   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的注采井距计算方法 [J].
何贤科 ;
陈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