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F2代主要品质性状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3
作者
朱洪德
余建章
周可金
徐敏
李贺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单株粒重; 蛋白含量; 直接效应; F2; 脂肪含量; 单株荚数; 通径分析; 单株粒数; 大豆;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7个亲本的12个组合的后代,研究数量性状与脂肪含量、蛋白含量、总量含量和单株粒重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蛋白含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重、脂肪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总量含量与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瘪粒率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脂肪含量、蛋白含量、总量含量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均很小,而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各自对另一方有一个较大的负直接效应。可见,提高单株粒重、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和总量含量并不矛盾,培育高产和高脂肪、高产和高蛋白质双高品种是可行的,但脂肪和蛋白质同时提高有一定困难。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豆品种蛋白质、油分含量的遗传特点 [J].
宋启建 ;
盖钧镒 ;
马育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6) :24-29
[2]   长江下游夏大豆地方品种群体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及量产等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研究 [J].
游明安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89, (01) :11-20
[3]   大豆粗蛋白微量快速分析 [J].
张家藻 ;
莫尚武 ;
邱淑华 .
大豆科学, 1987, (02) :151-156
[4]   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若干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J].
吴冈梵 ;
张仁双 .
辽宁农业科学, 1983, (05) :20-23
[5]   大豆杂种F2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J].
马玉贵 .
遗传, 1983, (04) :16-19
[6]   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初步研究——(三)数量性状的表型、遗传型相关,选择指数,及其育种意义 [J].
马育华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1979, (04)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