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梁国付
韩艳
丁圣彦
机构
[1]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地形梯度; 地形位指数; 伏牛山;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分析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显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梯度有密切关系,1986和2003年,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9~30和10~30,即在的中高地形梯度上,且有向高地形位略为移动的趋势。森林景观类型保持不变部分、森林景观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和非森林景观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部分所对应的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10~30,5~12和4~10、18~24。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的相互关系,表明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 [J].
陈利顶 ;
杨爽 ;
冯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25-1234+1481
[2]   基于GIS的北京山区优势林分生态位分析 [J].
段晓峰 ;
许学工 .
地理科学, 2008, (05) :667-671
[3]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 [J].
胡楠 ;
范玉龙 ;
丁圣彦 ;
卢训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104-1115
[4]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分类 [J].
范玉龙 ;
胡楠 ;
丁圣彦 ;
翟元杰 ;
柳静 ;
廖秉华 ;
卢训令 .
生态学报, 2008, (07) :3092-3101
[5]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地形-气候-植被格局和植被恢复对策 [J].
何思源 ;
刘鸿雁 ;
任佶 ;
印轶 .
地理科学, 2008, (02) :253-258
[6]   基于两种新型景观指数的张掖绿洲植被格局动态研究 [J].
刘传胜 ;
张万昌 ;
雍斌 .
地理科学, 2008, (01) :59-65
[7]   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的影响 [J].
丁圣彦 ;
梁国付 .
地理研究, 2007, (05) :906-914+1071
[8]   伏牛山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 [J].
丁圣彦 ;
卢训令 .
地理研究, 2006, (01) :62-70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定量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J].
张婷 ;
汤国安 ;
王春 ;
龙毅 ;
吴良超 ;
王峥 .
地理科学, 2005, (04) :85-90
[10]   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与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J].
阎传海 ;
徐科峰 .
地理科学, 2005, (01) :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