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三峡水库蓄水对消涨带植被的初步影响
被引:56
作者:
卢志军
[1
,2
]
李连发
[1
,2
,3
]
黄汉东
[1
,2
]
陶敏
[1
,2
,3
]
张全发
[1
,2
]
江明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河岸带;
恢复生态学;
群落演替;
水淹;
植被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水库蓄水对175 m以下消涨带原有植被的潜在影响,2008年8月在三峡大坝上游长江干流从巴南到秭归12个监测点,设立68个5 m×5 m永久监测样方,比较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与当时尚未水淹的156~175 m地段植被物种组分、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被水淹过与尚未水淹的植被物种组分存在显著差异,DCA可以将二者明显分开,156 m以上尚未水淹的植被以灌丛为主;156 m以下被水淹过的植被以草丛为主,优势种包括多年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一年生草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和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木本植物基本死亡,只有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牡荆(Vitex negundo)和地瓜(Ficus tikoua)存活。此外,被水淹过的植被中灌木物种数比例显著降低,而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比例显著增加。被水淹过和尚未水淹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被水淹过植被物种总数、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物种数显著低于尚未被水淹过的植被,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没有显著差异。被水淹过的植被草本层生物量与尚未水淹的植被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水淹显著改变了消涨带原有植被物种组分和物种多样性,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和草本层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未来175 m以下的植被中,草本尤其是一年生草本将占据优势。在消涨带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水淹生境物种过程中,应分别从植物的生活史、生理学和形态学等角度进行筛选,尤其应重视生活史适应策略植物的应用。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现有优势草本和存活的灌木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未来消涨带植被恢复的备选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