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对消涨带植被的初步影响

被引:56
作者
卢志军 [1 ,2 ]
李连发 [1 ,2 ,3 ]
黄汉东 [1 ,2 ]
陶敏 [1 ,2 ,3 ]
张全发 [1 ,2 ]
江明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河岸带; 恢复生态学; 群落演替; 水淹; 植被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水库蓄水对175 m以下消涨带原有植被的潜在影响,2008年8月在三峡大坝上游长江干流从巴南到秭归12个监测点,设立68个5 m×5 m永久监测样方,比较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与当时尚未水淹的156~175 m地段植被物种组分、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被水淹过与尚未水淹的植被物种组分存在显著差异,DCA可以将二者明显分开,156 m以上尚未水淹的植被以灌丛为主;156 m以下被水淹过的植被以草丛为主,优势种包括多年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一年生草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和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木本植物基本死亡,只有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牡荆(Vitex negundo)和地瓜(Ficus tikoua)存活。此外,被水淹过的植被中灌木物种数比例显著降低,而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比例显著增加。被水淹过和尚未水淹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被水淹过植被物种总数、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物种数显著低于尚未被水淹过的植被,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没有显著差异。被水淹过的植被草本层生物量与尚未水淹的植被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水淹显著改变了消涨带原有植被物种组分和物种多样性,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和草本层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未来175 m以下的植被中,草本尤其是一年生草本将占据优势。在消涨带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水淹生境物种过程中,应分别从植物的生活史、生理学和形态学等角度进行筛选,尤其应重视生活史适应策略植物的应用。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现有优势草本和存活的灌木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未来消涨带植被恢复的备选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对水淹的光合和生长响应 [J].
罗芳丽 ;
曾波 ;
陈婷 ;
叶小齐 ;
刘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5) :910-918
[2]   三峡库区移民区和淹没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J].
赵常明 ;
陈伟烈 ;
黄汉东 ;
田自强 ;
陈玥 ;
谢宗强 .
生物多样性, 2007, (05) :510-522
[3]   三峡水库岛屿成岛前的植被特征与物种丰富度 [J].
熊高明 ;
谢宗强 ;
赖江山 ;
申国珍 ;
赵常明 .
生物多样性, 2007, (05) :533-541
[4]   长江三峡淹没区与移民安置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策略 [J].
田自强 ;
陈伟烈 ;
赵常明 ;
陈玥 ;
郑丙辉 .
生态学报, 2007, (08) :3110-3118
[5]   三峡库区淹没区与自然消落区现存植被的比较 [J].
白宝伟 ;
王海洋 ;
李先源 ;
冯义龙 ;
智丽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19-122+126
[6]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 [J].
王勇 ;
刘义飞 ;
刘松柏 ;
黄宏文 .
植物学通报, 2005, (05) :3-12
[7]   长江三峡库区草丛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J].
程瑞梅 ;
肖文发 ;
李建文 .
山地学报, 2005, (04) :4502-4506
[8]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J].
王勇 ;
吴金清 ;
黄宏文 ;
刘松柏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04) :307-314
[9]   三峡库区消涨带维管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J].
王勇 ;
厉恩华 ;
吴金清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4) :265-274
[10]   三峡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J].
黄真理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7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