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非均质油藏物理模拟结果在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熊伟
高树生
高慧君
龙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3] 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院
关键词
非均质; 采出程度; 高渗透层; 合注; 拐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9 [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单层均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出程度、不同渗透率级差两层非均质和三层非均质储层在合注条件下, 各个小层的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层间非均质储层, 合注条件下高渗透层的采出程度基本不受其他层位的干扰, 中低渗透层的采出程度取决于该层位渗透率和高渗透层之间的渗透率差异。高渗层渗透率与中低渗透层位渗透率比值3是采出程度与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的拐点, 渗透率比值小于3, 中低渗透层采出程度大幅度增加。该研究结果对于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给出了流动单元划分时渗透率的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105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预凝胶技术及其在火烧山裂缝性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J].
陈铁龙 ;
王雷 ;
黄勇 ;
徐赋海 ;
赵秀娟 ;
李斌 ;
李洪玺 .
钻采工艺, 2003, (01) :89-91+6
[2]   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3) :8-10+74
[3]   流动单元研究进展 [J].
刘吉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03-306
[4]   油层非均质双峰分布规律的确定 [J].
王琛 ;
高承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4) :57-59+84
[5]   垂向非均质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机理数值研究 [J].
喻高明 ;
寿坚荣 .
断块油气田, 1998, (01) :36-39+49
[6]  
化学调剖堵水技术.[M].刘一江;王香增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7]  
石油开采系统.[M].(美)M.J.埃克诺米德斯(MichaelJ.Economides)等著;金友煌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8]  
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陈永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