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对流层平流层交换(STE)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胡宁 [1 ,2 ]
张朝林 [3 ]
仲跻芹 [2 ]
李玉焕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关键词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 强对流; 大气污染;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32 [平流层];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大气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包括平流层向对流层的输送(Stratosphere-Troposphere Transport,STT)和对流层向平流层的输送(Troposphere-to-Stratosphere Transport,TST)2个过程,通常统称为STE交换过程。其对大气的辐射平衡、化学成分具有重要影响。研究STE对于大气化学、气候变化、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模式的发展等领域意义重大。对国内外不同尺度STE的观测、模拟与诊断做了评述,讨论了各种尺度STE的机制,比较了不同诊断方法和模式的性能和特点。着重指出目前天气尺度STE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在STE过程中,中小尺度混合、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的机制、诊断以及模拟方法的研究还有待提高。中小尺度强对流引起的TST对对流层污染物向平流层的输送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群高污染区域强对流天气引起的TST过程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源区、路径及其时间尺度的模拟研究 [J].
陈斌 ;
徐祥德 ;
卞建春 ;
施晓晖 .
大气科学 , 2010, (03) :495-505
[2]   利用卫星数据和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大城市对流层NO2季节变化原因 [J].
岳捷 ;
林云萍 ;
邓兆泽 ;
赵春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3) :431-438
[3]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垂直结构研究进展 [J].
卞建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62-271
[4]   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前沿与重要性 [J].
吕达仁 ;
卞建春 ;
陈洪滨 ;
陈月娟 ;
陈泽宇 ;
胡永云 ;
刘毅 ;
刘煜 ;
任荣彩 ;
田文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21-228
[5]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平流层大气长期变化趋势 [J].
胡永云 ;
丁峰 ;
夏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42-251
[6]   中层大气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J].
田文寿 ;
张敏 ;
舒建川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52-261
[7]   近10a中国对流层NO2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张兴赢 ;
张鹏 ;
张艳 ;
李晓静 ;
邱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409-1416
[8]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交换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陈洪滨 ;
卞建春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6, (05) :813-820
[9]   东亚地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对臭氧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J].
杨健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4, (04) :579-588+644
[10]   东亚地区一次切断低压引起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数值模拟研究 [J].
杨健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31-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