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生态宪法学的体系构建

被引:10
作者
张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宪法学; 部门宪法; 生态人; 生态权利与义务; 生态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8 ;
摘要
为更好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形成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生态法治话语体系,有必要提出生态宪法学的概念。作为一门新的子学科,生态宪法学应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与基本范畴。生态宪法学属于部门宪法学,与环境法学、生态法学等形成交叉学科。生态人、生态权利与义务、生态行为以及生态制度构成了生态宪法学的四大基本范畴。当前,生态宪法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宪法和法律保障综合方案,理论意义在于为生态文明法治提供适足的理论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新疆人民出版社.2017,
[3]  
生态文化辞典.[M].王旭烽; 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4]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5]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  
环境法.[M].(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法律出版社.1999,
[7]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  
环境科学大辞典.[M].《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