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的“空心村”现象原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陈乔柏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产业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所
关键词
空心村; 住宅商品化; 宗族聚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出现了"空心村"问题。"空心村"现象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学术界主要归纳为国家政策城乡差异化、经济转型与民工潮涌动,本文则认为,其深层次则是应该是住宅商品化进程、明代以来民宅选址所考虑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等的结果,这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1840年以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继续,即人们先是摆脱宗族和地缘聚居模式,向现代个性特征模式转变;是传统的着眼于安全考虑的聚居型向现代方便、舒适型,便于商品化发展的转变,是对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村落格局进行重新构建。通过分析"空心村"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政府要通过系列改革行动有机地改变空心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村”问题研究[J]. 刘绍欣,王庆位,金辉.党史博采(理论). 2011(08)
[2]   全州县域经济增长个案分析 [J].
陈昌兵 ;
徐毅 .
古今农业, 2011, (02) :47-53
[3]   匪患对黄土高原居住形态的影响探略——以近现代陇东为例 [J].
苏磊 ;
付少平 .
古今农业, 2010, (04) :36-41
[4]   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深层次剖析 [J].
李勤 ;
孙国玉 .
中国城市经济, 2009, (S1) :25-26
[5]   “空心村”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治理——对湖南永州市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J].
唐志军 ;
王玉霞 .
发展, 2008, (04) :10-12
[6]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结构和性质——中国古代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之二 [J].
徐旺生 .
古今农业, 2008, (01) :23-39
[7]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 [J].
贺雪峰 .
文史哲, 2006, (04) :150-155
[8]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J].
王海兰 .
农村经济, 2005, (09) :21-22
[9]   北方村落历史小识 [J].
王庆成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