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

被引:1
作者
周成泓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关键词
主体性; 司法主体性; 民事司法;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5.03.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从探讨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出发,认为司法主体性理念的确立经历了从道德主体到法权主体再到程序主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以司法主体性理念为指导,文章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检讨,认为它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应当以主体性理念为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革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黄娟.西南政法大学.2002, 02
[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J].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2001, (03) :19-41
[3]   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 [J].
张登巧 ;
赵润林 .
社会科学, 2001, (03) :37-40
[4]   主体性、价值评价及马克思的实践范式转向 [J].
王志红 ;
钟玉海 .
安徽大学学报, 2000, (06) :47-53
[5]   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 [J].
童之伟 .
中国法学, 1999, (06) :24-32
[6]  
民事诉讼原理.[M].杨荣馨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7]  
个人主义.[M].(英)史蒂文·卢克斯(StevenLukes)著;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  
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王亚新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