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邻避运动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21
作者
王奎明 [1 ]
于文广 [2 ]
谭新雨 [3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沧州海事局
[3] 云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邻避运动; 影响因素; 公民参与; 倡议联盟;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3.03.029
中图分类号
C912.64 [群众心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邻避运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衍生品,同时也是公民环境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已经进入"邻避时代"。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邻避运动的发生是诸多影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显著性存在很大差异,以上海松江垃圾场焚烧场事件为例,风险认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补偿因素为显著影响因素,而教育程度、社区组织化程度、社会压力、政府决策模式、公平性均为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相应地,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讲,要规避邻避运动,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建立倡议联盟的决策模式,培养公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同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消除民众的风险顾虑。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68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