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遍主义教学方法论:反思与超越

被引:25
作者
张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普遍主义; 教学方法; 知识传授论; 讲授法主导论; 心理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1 [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讲授教学论"所秉持的是普遍主义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价值追求是:消除个性、控制一切。其具体表现是"知识传授论"与"讲授法主导论"。其理论来源是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它既会导致专职教学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心灵的三重异化,又会取缔教学存在的合法性,也不利于"讲授法"本身的健康发展。试图将这种方法论建立在某种或某些心理学理论之上,难以成立,且又陷入"心理主义"。要恢复教学方法的智慧性和个人性、最终实现教学自由,需要超越"普遍主义教学方法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 [J].
孙元涛 .
全球教育展望, 2009, 38 (02) :32-36
[2]   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9, (01) :3-17
[3]   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 [J].
丛立新 .
教育研究, 2008, (07) :64-72
[4]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J].
王策三 .
课程教材.教法., 2008, (07) :3-21
[5]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J].
王策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3) :5-23
[6]  
征服丰富性.[M].( ) 费耶阿本德;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教学法解析.[M].(捷)夸美纽斯(JohnAmosComenius)著;任钟印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德)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  
教学论稿.[M].王荣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  
教育学.[M].(苏)凯洛夫(И.А.Кайров)著;沈颖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