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发展态势

被引:16
作者
李西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劳工标准; 劳工条款; 劳工公约; 争议解决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D998.2 [人权的国际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一种例外合法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发展,过去20年内全球范围内纳入劳工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在快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每个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由各该协定成员国谈判确定,且遵循各不相同的争议解决机制,由此形成各成体系的劳工标准发展态势。这种发展态势一方面对劳工标准的实施效力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劳工权利的保护水平;另一方面也正在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在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此种影响应有战略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21世纪初的国际法与中国[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曾令良主编, 2005
[12]  
国际劳工标准概述[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刘旭[著], 2003
[13]  
国际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铁崖 主编, 1995
[14]   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 [J].
冯涛 .
比较法研究, 2006, (01) :53-59
[15]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监督机制[J]. 李雪平.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5(00)
[16]   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J].
周少青 .
河北法学, 2004, (11) :2-14
[17]   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 [J].
曾令良 .
法学研究, 2004, (05) :117-128
[18]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26-134+208
[19]   WTO的“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国的劳动标准 [J].
周长征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3) :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