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植被生产力特征

被引:19
作者
李英年
赵新全
周华坤
汪诗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江河源区; 气候变化; 蒸散量; 生态环境;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6.001
中图分类号
Q948.112 [气候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长江、黄河源区的气温、蒸散量升高的倾向率趋势明显,而且东部大于西部,气温、蒸发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波动变化明显,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年降水量变化态势较为平稳。1987年以来土壤湿度下降明显,表明在气候温暖化状况下,土壤蒸发量远大于降水的补给量,导致土壤向暖干化发展。1987年以来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气候环境影响下,年际波动明显,而且在近十几年也下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J].
伏洋 ;
李凤霞 ;
张国胜 ;
杨琼 ;
曾晓青 .
冰川冻土, 2007, (04) :525-535
[2]   青海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动态监测 [J].
于海洋 ;
张振德 ;
张佩民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2) :153-158
[3]   青海高原近44年来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特征 [J].
汪青春 ;
秦宁生 ;
唐红玉 ;
陈芳 ;
祁如英 .
干旱区研究, 2007, (02) :234-239
[4]   从气候标准的改变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 [J].
白爱娟 ;
刘晓东 .
干旱区研究, 2005, (04) :42-48
[5]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J].
樊启顺 ;
沙占江 ;
曹广超 ;
曹生奎 .
盐湖研究, 2005, (01) :12-18
[6]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刘时银 ;
陈仁升 .
冰川冻土, 2004, (01) :7-16
[7]   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 [J].
沈永平 ;
王根绪 ;
吴青柏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2, (03) :308-314
[8]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
[9]   青藏高原中部地面蒸发量观测计算与特征分析 [J].
张寅生,蒲建辰,太田岳史 .
冰川冻土, 1994, (02)
[10]  
中国森林气象学[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贺庆棠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