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卢彤岩
徐连伟
刘红柏
叶继丹
赵吉伟
孙大江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4]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抗氧化功能; 转氨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分别用20、50、100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scherensckii)20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0 01)。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第10、15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OD酶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活性(P<0 01)。至第20天,各实验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5天时,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至第10、15天时,50、100mg/(kg体重)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20天,仅100mg/(kg体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第5、10、15、20天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PT和GOT活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仅在相同实验组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有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剂量组MDA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20、50mg/(kg体重)组在第5、10、15天时有所降低,但至第20天时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100mg/(kg体重)组至第15天降至最低,但实验结束时反而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实验组。从实验结果看,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实验组施氏鲟肝脏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达氟沙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的急性毒性及组织残留检测 [J].
卢彤岩 ;
杨雨辉 ;
徐连伟 ;
赵吉伟 ;
孙大江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6) :542-548
[2]   一氧化氮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J].
孙雷 ;
孔小明 .
动物医学进展, 2003, (01) :23-25
[3]   低浓度铅暴露对鲫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J].
陈亮 ;
郭红岩 ;
沈红 ;
王晓蓉 .
环境化学, 2002, (05) :485-489
[4]   苯并(a)芘和芘的混合物暴露对梭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王重刚 ;
郑微云 ;
余群 ;
郁昂 ;
陈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529-533
[5]   硒对罗非鱼慢性镉中毒肝抗氧化酶及转氨酶的影响 [J].
惠天朝 ;
施明华 ;
朱荫湄 .
中国兽医学报, 2000, (03) :264-266
[6]   亚硒酸钠对四氯化碳损伤草鱼肝原代细胞与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J].
谢巧雄,朱心玲,卢全章 .
水生生物学报, 1996, (03) :229-235
[7]  
Antioxidant defens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in estivating toads, Scaphiopus couchii[J] . J. E. Grundy,K. B. Storey.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