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

被引:4
作者
陈振宇
陈振宁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2]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现代汉语; 时间认知模型; 时间翻译式; 时间运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1 [文字信息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是由句中的各个单位及其关系共同编码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整体的时间认知模型才能计算。包括三个方面:1 将时间性质分解为事件的基本阶段(起始、持续、终结)、事件的时段(确定时段、相对小量、相对大量)和认知窗口的时间基点等认知要素,对事件类型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有关时间的认知模型。2 对现代汉语句子中可能出现的每一单位和关系,用事件类型符号和时间要素符号进行翻译,所得的结果———该单位或关系的元语言表述式(翻译式)———表明了该单位或关系在编码时间信息时究竟表现什么意义。3 在认知模型中建立一个由规则驱动的运算系统,将元语言表述式化简为最简表述,它即是句子整体编码的时间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转换的时间-事件关系映射 [J].
王昀 ;
苑春法 ;
不详 .
中文信息学报 , 2004, (04) :23-30
[2]   基于情境的文本中的时间信息分析 [J].
麻志毅 ;
林鸿飞 ;
姚天顺 ;
马佳琳 .
东北大学学报, 1999, (03) :17-20
[3]   时间语义层次结构及理解 [J].
郭宏蕾,姚天顺 .
中文信息学报, 1997, (01) :11-19
[4]   试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的延续性问题 [J].
卢英顺 .
汉语学习, 1993, (04) :22-24
[5]  
汉语时体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百家出版社 , 竟成主编, 2003
[6]  
自然语言逻辑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邹崇理著, 2000
[7]  
形式语义学引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蒋严, 1998
[8]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戴耀晶著, 1997
[9]  
Tenses, time adverbs, and compositional semantic theory[J] . David R. Dowty.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 19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