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的可变模糊模型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彭兆亮
何斌
彭勇
梁国华
王子茹
王国利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熵权; 可变模糊集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针对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模糊性和指标权重确定容易存在的人为性,将熵权理论与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熵权权重的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以前者反映指标权重的客观性,以后者反映多目标性和模糊性。将该模型应用到韩城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通过与其他五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新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为其他领域的多目标评价与决策问题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火电厂选址的应用 [J].
梁冬青 .
煤, 2010, 19 (01) :3-5+15
[2]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普适公式 [J].
李祚泳 ;
汪嘉杨 ;
程会珍 .
水科学进展, 2008, (05) :707-713
[3]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J].
罗军刚 ;
解建仓 ;
阮本清 .
水利学报, 2008, (09) :1092-1097+1104
[4]   基于熵权的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 [J].
周惠成 ;
张改红 ;
王国利 .
水利学报, 2007, (01) :100-106
[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郭小砾 ;
刘红云 ;
杨操静 .
地下水, 2006, (04) :9-12
[6]   可变模糊评价法及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胡吉敏 .
水利学报, 2006, (03) :264-271+277
[8]   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地下水质量评价灰色模型 [J].
汪家权 ;
刘万茹 ;
钱家忠 ;
孙世群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697-702
[9]  
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及其应用[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陈守煜, 2009
[10]  
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彭文启,张祥伟等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