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与红褐色古土壤中粘土胶膜的形成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朱显谟
杨陵
赵景波
机构
[1]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3]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古土壤,粘土胶膜,生物粘化;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1999.01.004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根据腐化植物体、黄土、古土壤等样品的X 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等资料,初步认识到植物腐化能够形成多种粘土矿物,腐化过程越长,形成的粘土矿物越多;生物成因的粘土矿物主要以粘粒胶膜的形式存在,在镜下表现的是光性定向粘土;黄土中古土壤粘粒胶膜与生物胶膜类似,应属同一成因;生物粘粒胶膜形成在一定的植被和气候条件下,它可以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追踪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黄土高原古土壤中粘粒移动问题探讨 [J].
朱显谟,程文礼 .
土壤学报, 1994, (04) :371-375
[2]   中国土壤科学复兴之道──献给我国土壤地理工作者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4, (01) :1-10
[3]   试论中国黄土高原土壤与环境 [J].
朱显谟 ;
祝一志 .
土壤学报, 1992, (04) :351-357
[4]   第四纪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 [J].
赵景波 .
土壤通报, 1991, (06) :245-248
[5]   关中平原黄土中古土壤CaCO淀积深度研究 [J].
赵景波 .
科学通报 , 1991, (18) :1397-1400
[6]   论原始土壤的成土过程 [J].
朱显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 (10) :9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