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选择:家庭还是个人

被引:20
作者
岳树民 [1 ]
卢艺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纳税单位; 个人; 家庭;
D O I
10.16340/j.cnki.ssjjyj.2013.03.007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以每一个取得收入的个人为纳税单位,存在着缺乏公平、税负未随家庭纳税能力提升而变化以及易产生避税机会等缺点,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缺点。但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同样存在税负有失公平的问题,还存在对婚姻的惩罚与奖励、对女性就业取向产生抑制等问题。因此,我国无论是以家庭还是个人为纳税单位,都需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使之符合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劳动供给效应——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途径 [J].
张世伟 ;
周闯 ;
万相昱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04) :98-106
[2]   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基于婚姻中性的视角 [J].
郑春荣 .
社会科学家, 2008, (02) :55-58
[3]   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研究 [J].
余显才 .
管理世界, 2006, (11) :28-40+171
[4]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J].
于洪 .
财经研究, 2004, (04) :50-59
[5]  
Shacking Up or Shelling Out: Income Taxes,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J] . James Alm,Leslie A. Whittington.Review of Economics of the Household . 2003 (3)
[6]  
Federal Income Taxation and the Family[J] . Stanford Law Review . 197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