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河南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调查

被引:31
作者
熊凯华 [1 ]
胡威 [1 ]
汪孟娟 [1 ]
魏华 [1 ]
程波财 [1 ,2 ]
机构
[1] 不详
[2]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镰刀菌毒素; 粮食; 污染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0.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安徽、河南两省粮食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方法:以玉米、小麦为材料,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徽河南两省玉米、小麦中的DON和ZE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24.0μg/kg和187.2μg/kg,检出率分别为76.7%和75.3%。其他省份的玉米、小麦中DON和ZEN含量的平均值为52.2μg/kg和24.1μg/kg,检出率分别为60%和70%。结论:和其他省份相比,安徽、河南两省的粮食受镰刀菌毒素污染程度更严重。根据现有的国家限量标准,ZEN的超标率比DON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08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总结报告 [J].
张丞 ;
刘颖莉 .
饲料广角, 2009, (05) :18-20+43
[2]   2007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J].
张丞 ;
刘颖莉 .
饲料与畜牧, 2008, (04) :28-32
[3]   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J].
敖志刚 ;
陈代文 .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01) :152-156
[4]   小麦和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初探(Ⅰ) [J].
李荣涛 ;
谢刚 ;
付鹏程 ;
罗建伟 ;
陈兰 ;
吴军里 .
粮食储藏, 2004, (05) :36-38
[5]   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报告 [J].
王若军 ;
苗朝华 ;
张振雄 ;
Nopphawan Sawatwiroj ;
Karl Dawson ;
付双喜 ;
冯定远 .
饲料工业, 2003, (07) :53-54
[6]   安徽省谷物及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调查 [J].
陆刚,李李,薛英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4, (01) :27-30
[7]  
2005年中国六省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调查[D]. 王晓云.吉林大学 2006
[8]  
2005年中国四省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调查[D]. 于宝柱.吉林大学 2006
[9]  
Mycotoxins in rice[J] . Kenji Tanaka,Yuki Sago,Yazhi Zheng,Hiroyuki Nakagawa,Masayo Kushir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2007 (1)
[10]  
Evaluation of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deoxynivalenol and nivalenol by an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model, and the binding efficacy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other adsorbent materials[J] . Giuseppina Avantaggiato,Robert Havenaar,Angelo Visconti.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