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生态人口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5
作者
元利 [1 ]
孙桂平 [1 ,2 ]
闫妍 [1 ]
李珊 [1 ]
陈利东 [1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生态足迹; 河北省; 武安市;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5.01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设计出了河北省武安市生态环境人口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0年武安市生态环境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通过SPSS软件对结果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可持续状态分析和驱动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武安市200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矛盾较为突出。2007年以后武安市加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逐步缓和,开始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该市人均化石燃料足迹强烈影响着可承载人口数量,是影响武安市生态承载人口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70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南省200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岳大鹏 ;
张露露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7) :612-616
[2]   生态足迹模型回顾与研究进展 [J].
景跃军 ;
张宇鹏 .
人口学刊, 2008, (05) :9-12
[3]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区域适度人口研究 [J].
李秀霞 ;
刘春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10
[4]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宁夏西吉县为例 [J].
马彩虹 ;
赵先贵 ;
兰叶霞 ;
杨丽惠 .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359-363
[5]   有关生态足迹在研究方法和应用上的争论 [J].
周伟 ;
曾云英 .
生态经济, 2005, (11) :30-33
[6]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毛锋 ;
宾国澍 ;
肖劲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5) :42-47
[7]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顾晓薇 ;
王青 ;
刘建兴 ;
李广军 .
东北大学学报, 2005, (08) :794-797
[8]   基于“国家公顷”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 [J].
顾晓薇 ;
王青 ;
刘建兴 ;
李广军 .
东北大学学报, 2005, (04) :295-298
[9]   兰州市2002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J].
陶明娟 ;
赵军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2) :51-54
[10]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