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山1段成岩作用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49
作者:
侯明才
[1
,2
]
窦伟坦
[2
,3
]
陈洪德
[1
,2
]
董桂玉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苏里格北部;
盒8、山1段;
成岩作用;
储层分布;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山1段24口钻井572块样品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和山1段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次生加大作用、自生矿物的生成、交代和蚀变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它们对孔隙发育的贡献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3种类型。其中,约80%的砂岩粒间孔具有溶蚀现象,溶蚀作用使储集层孔隙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以次生粒间孔最为常见,粒内溶孔较少见,粘土质微孔发育,并与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原生粒间孔组合构成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溶孔-粘土质微孔组合及溶孔-微孔-(裂缝、粒缘缝)组合。保持性成岩作用所生成的环边绿泥石包膜使部分孔隙得以保存,对储层的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下所观察到的自生矿物类型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所揭示的I/S混层粘土矿物的演变、粘土矿物组合及矿物中的混层比,这些成岩作用被划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和晚成岩期3个阶段5个期次;成岩作用研究认为S4井,S5井,S6井和T5井区为有利储层分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