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胃肠激素在脾虚证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脾虚证的本质。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采用利血平[0 .3mg/ (kg .d) ]股四头肌注射,作用于大鼠7d和14d分别造成脾虚早期和脾虚期模型,用四君子汤做反证,六味地黄汤作阳性对照。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不同脾虚造模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浆,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和胃动素(MOT)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早期( 7d) :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升高(P <0 .0 1或P <0 .0 5 ) ,外周组织中含量下降(P <0 .0 1) ;CCK和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升高(P <0 .0 1或P <0 .0 5 ) ;脾虚期( 14d) :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下降,外周组织中含量升高(P <0 .0 1) ;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下降;CCK在下丘脑及胃窦组织中含量升高(P <0 .0 1) ,在血浆和肠道组织中含量下降(P <0 .0 1)。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大鼠体内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六味地黄汤组胃肠激素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 脾虚证存在多种胃肠激素的异常,且随不同脾虚时期发展呈动态变化,四君子汤对此有纠正作用,而六味地黄汤无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