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沟谷区域浅埋煤层采动矿压发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刘长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赵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王文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卜庆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机构:
[1]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3] 内蒙古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4]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沟谷区域;
浅埋煤层;
动载矿压灾害;
地表地质灾害;
控制技术;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8.09.017
中图分类号:
TD323 [回采工作面压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分析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井上下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相互作用,基于串草圪旦煤矿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条件,采用现场实测、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沟谷地形下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受地表沟谷地形的影响,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地表沟谷的影响作用减弱;浅埋煤层工作面过沟谷区域开采可分为上坡开采阶段、坡顶开采阶段和下坡开采阶段,过沟谷区域上坡开采阶段,工作面易发生动载矿压事故,且易诱发地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性控制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采煤沉陷地夹层式充填复垦原理与方法[J]. 煤炭学报, 2018, 43 (01) : 198 - 206胡振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多玲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采动地裂缝动态发育规律及治理标准探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 (05) : 884 - 890刘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学院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雷少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工作面覆岩破断及矿压显现特征[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 45 (01) : 34 - 4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长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厚黄土层煤层开采沉陷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7) : 6 - 10+2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J].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 11 - 18胡振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贺安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 [6] 复杂地质条件下坝区初始地应力场二次反演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1) (S1) : 2779 - 27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海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亚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全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娜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开采引起地表塌陷型裂缝的形成机理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3) : 380 - 3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邓喀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卞正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范洪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雷少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沟谷坡角对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影响的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4) : 560 - 565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许家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王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朱卫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
- [9] 沟谷地形下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J]. 中国煤炭, 2011, 37 (06) : 55 - 58+76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家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晓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浅埋煤层沙土质冲沟坡体下开采矿压显现特征[J].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06) : 18 - 22王旭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张东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卢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