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时差法对南堡凹陷东营组剥蚀量的恢复

被引:16
作者
彭清华 [1 ]
周江羽 [2 ]
揭异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剥蚀厚度; 声波时差; 东营组; 南堡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对高49井、高22井、柳4井、柳13井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结合地层对比法,恢复了南堡凹陷部分井东营组地层的剥蚀厚度,绘出了剥蚀厚度等值线图。泥岩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厚度的适用条件是未遭剥蚀的老地层压实规律没被改变,关键是泥岩段的选择和声波时差值的准确读取。研究发现:南堡凹陷东营组的剥蚀强度大致可分为东北部的强剥蚀区和中部的弱剥蚀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塔西南地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 [J].
牟中海 ;
唐勇 ;
崔炳富 ;
肖又军 ;
王国林 .
石油学报, 2002, (01) :40-44+4
[2]   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剥蚀量的方法改进 [J].
刘景彦 ;
林畅松 ;
喻岳钰 ;
武法东 ;
姜亮 ;
陈志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4) :302-306
[3]   原型盆地剥蚀量计算的新方法──波动分析法 [J].
张一伟 ;
李京昌 ;
金之钧 ;
刘国臣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88-91
[4]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 [J].
牟中海 ;
陈志勇 ;
陆廷清 ;
由福报 ;
李德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58-60+15
[5]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综述 [J].
李伟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3)
[6]   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分析应用之一 [J].
刘国臣,金之钧,李京昌 .
沉积学报, 1995, (03) :23-31
[7]   关于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问题讨论 [J].
何生 ;
王青玲 .
地质论评, 1989, (02)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