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地区绿洲小气候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36
作者
冯起
司建华
张艳武
姚济敏
刘蔚
苏永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荒漠绿洲; 光合有效辐射; 小气候; 黑河下游;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微气象学方法对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分析我国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微气象特征并与林地外进行了对比。同时讨论晴天、阴天和沙尘暴天气的PAR的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荒漠绿洲具有改变太阳辐射、调节近地层地表及地下温度、缩小温差、降低风速、提高土壤及大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绿洲内部的太阳总辐射比林冠层顶部减少49.3% ̄49.83%;生长季胡杨和柽柳林内的气温均低于林地外,胡杨林平均比林外低1.62oC,柽柳林比林外低0.83oC,而且森林覆盖率越高降温作用越明显;群落上层气温高于群落下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林内大气相对湿度均高于林地外,生长期,胡杨林内比林地外高8.5%,柽柳林高4.2%;胡杨林地平均风速为0.33m/s,比林地外低2.7m/s;柽柳林平均风速为0.72m/s,比林地外低2.31m/s。在沙尘暴日,PAR明显小于阴天日和晴天日下的值,而!Q非常大,且变化不稳定,该结论对研究大气层的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森林生态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加]金明仕(Kimmins, 1992
[12]  
森林小气候学[M]. 气象出版社[美]理查德(Richard, 1986
[13]  
森林气象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正非等 编著, 1985
[14]   张掖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3, (02) :141-146
[15]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植物生长与水分平衡的初步研究 [J].
陈荷生 ;
康跃虎 ;
冯今朝 .
中国沙漠, 1991, (02) :4-13
[16]   托里桉混交林小气候特点初探 [J].
谭绍满 ;
黄金龙 .
生态学报, 1985, (03) :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