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6
作者
陈飞 [1 ,2 ]
于洪霞 [3 ]
柴发合 [4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PM2.5; 来源解析; CMB; 徐州市;
D O 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7.05.04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16年4月、7月、10月和2017年1月利用2台中流量分别在徐州市不同功能区,即生活区、工业区和旅游区采样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样品,测定PM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含碳组分、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结合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PM2.5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PM2.5污染的年平均浓度维持在65μg/m3左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5μg/m3)的0.95倍。冬季全市的PM2.5平均浓度最高,为103.6μg/m3。根据CMB模型结果,全年PM2.5来源解析,煤烟尘的分担率最高,达23.4%;其次是硫酸盐,达20.5%;硝酸盐的分担率占第三位,为18%,机动车尾气尘和城市扬尘分别为12.3%和11.4%,其他各源类的分担率均小于5%。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李红 ;
曾凡刚 ;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1) :85-87
[2]  
Suburban air quality: Human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PM10[J] . Laura Megido,Beatriz Suárez-Pe?a,Luis Negral,Leonor Castrillón,Yolanda Fernández-Nava.Chemosphere . 2017
[3]  
Sources apportionment of PM 2.5 in a background sit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 Lan Yao,Lingxiao Yang,Qi Yuan,Chao Yan,Can Dong,Chuanping Meng,Xiao Sui,Fei Yang,Yaling Lu,Wenxing Wa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16
[4]  
The health effects of ambient PM 2.5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J] . Shaolong Feng,Dan Gao,Fen Liao,Furong Zhou,Xinming Wang.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