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中的控制权私人收益:从福音到梦魇的根源——四川泰港与西藏天科并购重组ST包装的案例实证

被引:5
作者
朱国泓 [1 ]
王申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并购; 控制权; 私人收益;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07.09.003
中图分类号
F279.21 [企业组织与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特定民企收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福音到梦魇的并购异象显然无法用经典的并购协同理论来解释。文章由此引出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概念及其内在逻辑,进而推导得出一个以预期控制权私人净收益函数为核心内容的民企收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理性决策模型,接着以四川泰港与西藏天科并购重组ST包装为典型案例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文章认为,在股权分置、监管不力、会计规则不完善的制度背景下,形式多样、数额巨大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是并购重组从福音嬗变成梦魇的根源所在,亟待针对性的系统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21+64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理论分歧及其在资产稀缺性框架下的诠释 [J].
柏培文 ;
陈惠贞 .
管理评论, 2006, (02) :37-43+14+64
[2]   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协同效应还是财富转移——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的案例研究 [J].
朱红军 ;
杨静 ;
张人骥 .
管理世界, 2005, (04) :116-131+171
[3]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
[4]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
[5]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 [J].
赵宇龙 ;
王志台 .
经济研究, 1999, (09) :56-63
[6]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8, (07) :4-15
[7]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 AlexanderDyck,LuigiZingales.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4 (2)
[8]   Propping and tunneling [J].
Friedman, E ;
Johnson, S ;
Mitton, T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3, 31 (04) :732-750